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巧看小说 -> -> 小地主被迫遣回乡下后(重生)

章节目录 小地主被迫遣回乡下后(重生) 第36节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管事道:“将要入秋,羊乳温性滋补,备些羊乳喝对身子有益。”

    牵回来的母羊品相极好,挤出来的乳水自然也好。

    时下富裕的人家都开始为入冬做准备,秋屯食,滋补身子,管事便提几句,主子就让他把羊牵回院子。

    严融之和林殊文几日未见,甫一下车,那份思念便加深几许。

    虽然从罗文传递的书信里知道对方的情况还不错,少年让人省心,只是日日待在屋内,温顺之余,不免让人怜惜,怕把人闷坏。

    严融之在书房批了几封信,待管事把后厨备好的羊乳送来,他换了身墨色布袍,拎起水囊,沉甸甸的,里面装的是热过的羊乳。

    暮色已尽,林家旧屋外不点灯,暗沉沉的。

    严融之扣起锁头,片刻之后少年清亮绵长的声音问:“谁?”

    严融之为对方没有冒然开门的举动暗自赞许。

    “是我。”

    浑身散发着温热水汽的林殊文赶忙开门,一愣。

    “严爷。”

    严融之目光凝在从少年发梢落下的湿润水珠,隐去几分心绪,道:“下次莫要洗了澡就来开门。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待修~

    第32章

    林殊文低头把自己从头到脚打量一遍, 对上男人投来的目光,连忙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屋内点了灯,桌上摆着正在打磨的木簪, 还有一壶刚烧不久的茶。

    茶是给村民写信时对方送的,栽种的普通茶叶, 味道虽不如好茶,却不劣糙, 带有乡野间质朴的滋味。

    林殊文从矮柜上拿起另一个杯盏:“严爷,要喝茶么?”

    他倒了一杯, 隔着水雾看人, 继而垂眸。

    严融之放下水囊:“里面装着羊乳,早晚一次,把它喝完。”

    羊乳趁鲜喝,严融之准备了今夜和明早的份量,留到正午味道会馊。

    “羊乳?”林殊文无措。

    严融之道:“院里牵了几头母羊回来,毛色雪绒, 像棉花,若有兴致就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少年眼眸闪过动摇和回避,严融之便没有言明那些会让他觉得难为情的话, 挑些他喜欢的提起, 譬如林殊文喜欢动物。

    话落, 林殊文当真被转移了注意力:“羊?”

    严融之道:“今日牵回来的, 性子很温顺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露出向往的神色:“那……那我改日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严融之从柜中取了个碗, 倒出鲜热的羊乳,将碗推向少年手边。

    “喝完就尽早歇息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轻轻回应, 他问:“严爷这几日在外头很忙么?可有睡下?”

    严融之略微摇头, 林殊文拧起眉心:“睡不着么?”

    严融之看着他:“嗯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放下打磨簪子的活儿, 朝旁边的男人挨得近了些。

    “我给严爷念书如何?”

    他对严融之不设防备,完全没想过对方若在自己屋里头睡着该怎么处理。

    一口一口抿着羊乳,他给对方说一个从杂籍上看到的乡野故事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少年的声音于严融之而言是一种心安的存在,他在外几日处理生意,的确很少入睡,伴着耳旁的声音,支着下颌阖眼。

    林殊文渐渐息声:“严爷?”

    他紧了紧放在膝盖的手,人就在自己眼前睡着了,接下去该怎么办?

    夜里下了雨,水珠从窗檐飞进屋内,林殊文轻手轻脚地把窗户关好,到院子外转了转,鸡鹅都入了棚,便又走进门后。

    他走进房内拿起一条薄褥,展开盖在靠着木椅沉睡的男人身上。

    顿了顿,又躲进房间,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。

    本以为会惊慌失措,整夜无眠,但林殊文久违的做了个好梦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翌日,醒来屋外空无一人,昨夜他还严融之盖的薄褥,此刻正盖在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林殊文瞥见枕边留下的纸条,纸上写:醒后把羊乳喝完,我回去了。

    严融之的字迹如他人一样,给林殊文稳重的感觉。

    夏季雨水丰沛,虽不用日日下田,可间隔一些时候,还是要去田里锄杂草,否则经雨水浇灌的土壤能疯长出许多野丛。

    林殊文拎着铁锄清了半时辰杂草,两只小鹅就放在距离田地不远的水塘上,农活干完,在河岸喊一声,鹅就跟着他回去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旧屋门外站着人。

    林殊文打量,认不出眼前的婆子是谁。

    “您是?”

    婆子笑意吟吟地凑上前,目光如炬,欣喜道:“小林先生,我是王婆,你还记得李屠户家不?”

    林殊文和莫布到李屠户家买过猪肉,自然有些印象。

    “王婆婆过来有何事呢?”

    人都来了家门外,他不好意思让人干站在院子外头说话,连忙开门:“婆婆进来坐。”

    还进屋倒了茶水送给对方。

    王婆婆笑得眼纹愈发明显:“你这孩子真乖,模样又好,怪不得李家三儿惦记得要命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隐隐听出些意思,迟疑地坐在另一边位置。

    “婆婆的话指……”

    王婆婆“哎呀”一声,又道:“我来给李家说亲事呢。”

    “小林先生还未婚配吧?”

    林殊文愣住:“嗯……”

    王婆婆道:“那感情好,李家三儿子,对先生可是一见钟情啊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:“可我不认识他。”

    王婆婆道:“那日你去买猪肉,离开的时候刚从城里回来的李家三儿瞧见你啦,匆匆一面都来不及与你说话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:“……”

    王婆婆道:“李家三儿今年十九,生得周正,年轻健壮,杀猪的手艺跟他爹那样好。且李家可是周围养猪最多的人家了,家里不愁钱用,若小林先生跟李三郎好了,进了李家丝毫不愁呀,什么活儿都不用你做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呆住,解释道:“我没想这么远。”

    王婆婆笑呵呵的:“什么远不远的,你也十八了吧,跟李三郎年纪相仿,一个识文一个孔武有力,倒也般配。就是他性子有些火燥,小林先生斯文讲礼,治住那样性子的人也是不错的。小先生考虑考虑如何?”

    林殊文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紧握着茶杯:“婆婆,我没见过他,且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对方,怎能轻易许诺婚事。”

    王婆婆道:“那就见一面处处嘛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摇头,没答应,仿佛只要应了对方的话,就心慌得很,做错事的那种慌乱。

    王婆婆语重心长:“你还年轻,孤苦伶仃的,要多为自己考虑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不想跟王婆说话了,但他又做不出直接赶人的事,索性低头不语。

    莫布看见林家的门没完全关上,好奇地走进去。眼前少年低头,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,坐他对面的,是村里最爱给人说亲事的王婆。

    莫布问:“王婆,你来这儿干甚?”

    王婆:“给小林先生说亲事呀。”

    莫布一个激灵:“我劝你还是先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王婆不满:“你小子说什么胡话,李屠户家条件那么好,若跟李三郎真的成了,你还能蹭顿喜酒喝。”

    又道:“还有,你一个尚未成家的男子,怎么大咧咧往人家家里跑。小林先生是个清清白白的哥儿,旁人看见该怎么说?”

    莫布:“婆婆……你莫要拿这种话对付俺了,村里多少人没听过?小林先生喜欢清净。你快走吧。”

    王婆被莫布推推搡搡地送出了大门,隔着门还不死心的喊几句。

    莫布关上门,道:“殊文,你别往心里去,王婆这人就这样,为了搭成亲事,什么好话都能说出口,遇见她,脸皮厚些送出去就行,她最多背后嚼两句舌根,不敢拿你怎么样的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逐渐回神: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莫布道:“王婆最爱说亲,成了她能收钱。你、你……”

    后面的话莫布开不了口。

    他想说你那么好,想娶你的人多的是,自己就算一个。不过莫布自知不够好,要求亲也轮不到自己吧。

    地主爷和林殊文走的更近。

    林殊文心里乱糟糟的:“我还没想成亲的。”

    莫布一拍额头:“好嘛,咱们不谈这事。俺来找你问问你要不要吃蜂蜜。”

    林殊文:“蜂蜜?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