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巧看小说 -> 都市言情 -> 国潮1980

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大舞台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如果说八十年代初期,我国的古玩市场就像被一场改革春雨浇醒的小苗。

    必须在土壤中蛰伏自己脆弱的根系,只能通过一点点的吸取养分,逐步成长的话。

    那么与之相反,这个时期的邮票市场就如同杰克种下的魔豆一样。

    是充满蓬勃生机,肆无忌惮地发展,迅速壮大起来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只要对收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,最早在全国范围内火热起来的收藏品种。

    既不是古董或字画,也不是古籍或翡翠,而是邮票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?那当然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概括起来,无非就是因为邮票收藏所需要的资金量少,获取途径多,入市门槛低。

    而且这种有价票证,既便于携带,也利于交易。

    从民众的角度来说,在我国文化单一,经济不够发达时期。

    邮票几乎是所有投资品类里最廉价、最方便参与的一种收藏爱好了。

    因为买个瓷器最少几元钱,买幅书画要十几元。

    印石、玉器、铜器、古籍、红木家具、文房四宝,想当哪一样玩物的藏家都所需不菲。

    唯有邮票,几分钱即可购得。

    甚至跟熟人索要信封上寄来的盖销票也能从中得到乐趣。

    那么这种嗜好天然就具备亲民属性。

    而且改革之前,我国银行利率向来很低,购买邮票却是同样能获得超额收益的。

    像著名的“祖国山河一片红”、“梅兰芳小型张”,以及“黄山”、“蝴蝶”、“金鱼”、“菊花”和“牡丹”这些众所皆知的优秀票种,价格全是常年上涨。

    以持续、稳定、惊人的回报率,让人们形成了一种“买邮票可以发财”的思想。

    所以集邮很容易就可以成为当时让人们趋之若鹜的投资行为。

    偏偏这种投资还因为邮票体量小,承载资金量小,不足以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。

    再说邮票也不像粮油票证、工业票证那样关系到国计民生。

    甚至就眼下的国情来说,邮票的价值增高,不但没有危害性,反而还有利于邮票的发行。

    因此这种投机炒作几乎从不会受到官方的干预。

    政府要管,那也就是治理一下公共秩序,管管由此引发的坑蒙拐骗、打架斗殴的事件而已。

    甚至还可以在此披露一点。

    即使“运动”中,许多过去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被认为是“封、资、修的货色”而停止销售。

    集邮被看作是属于“资产阶级情趣的活动”遭到批判。

    那京城相当一部分邮票藏家的私下交换与购买,也从未中断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,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儿罢了。

    所以邮票既然具有这样种种有利的综合因素。

    “运动”才刚一结束,京城的民间邮票交易便如死灰复燃一样,最先得到了恢复,是自热而然的事儿。

    而说到这里,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京城集邮者们心目中的“圣地”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1955 年1 月,邮电部在故宫东翼的东华门77号成立的国家集邮总公司了。

    从建国起,这里就是民间藏家私下交易最频繁的场所。

    “运动”中曾一度关门,1978年7月又重新开始营业。

    而当此地重张时,集邮爱好者们的热情就像井喷一般的爆发。

    每当新邮发行的当日,集邮公司的营业柜台前就挤满了人,会引发抢购新邮的热潮。

    柜台里面除了摆放一些新近发行的邮票以外,还会同时摆放些“运动”前和“运动”时期就已经发行的邮票。

    这些邮票一样会勾起集邮者的购买欲望。

    也许是集邮热忱被压制得太久的原因,人们哪怕走出集邮公司的大门,也长久不愿意离开。他们会集结在集邮公司门口,三三两两,低声密语,彼此交换着关于邮票的所有信息。

    这些人之间有知识份子,有工人,也有干部和学生,还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。

    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,也来自京城的四面八方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此地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,那就是集邮爱好者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聚集在邮票公司门口,无非有两个目的。

    一是交换信息,增长邮票知识。

    二是互换邮票,丰富自我的收藏。

    他们当中有些是相识已久的集邮同好,也有些是新认识的朋友,

    但是每个人的集邮水准肯定是良莠不齐的,每个人的收入水平更是千差万别。

    有些人为了丰富收藏急于购进一些邮票。

    另一些人由于机缘巧合,手上会有一些富余的邮票。

    偏偏在改革开放最初的时期,人们是耻于谈钱的,而是把集邮视为单纯的文化活动。

    用邮票交换邮票还说得过去。

    但如果一手交钱一手货,那就会被别人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“唯利是图”、“庸俗市侩”的标签。

    实际上,去年宁卫民不用为生计发愁之后。

    为了买猴票,他就接长不短的到国家集邮总公司这儿溜达过不少次。

    他最早六月份过来“朝圣”的时候,集邮总公司门口的自发市场,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当时,大多数集邮者们交易还相当纯粹。

    交流的潜规则,是来集邮公司要带着两本“机动”邮册。

    一本插着显示鉴赏水平的邮票,另一本插着可以与别人交换或转让的邮票。

    真的是只换票,不卖票。

    他只不过是好奇的询问了几种票的价钱,就处处横遭冷遇,没什么人愿意理睬他。

    但是正因为用邮票交换邮票的局限性很大。

    越来越难以满足集邮者们急于提高集邮水平的愿望。

    尤其没法满足一些比较富裕的人渴望拥有珍奇邮票的愿望。

    所以后来就开始从这些集邮爱好者当中,游离出来一部分人。

    他们专门囤积一部分集邮者特别需要的邮票,也善于琢磨集邮者的心理。

    做些低价来高价走,赚取差价的小生意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人在邮市里名声就坏了,直接落下一个蔑称,那就是“邮票贩子”

    真正的集邮者们最为抵触这样的投机钻营行为,会被认为是在搞剥削,是不劳而获,同时还把集邮精神给玷污了。

    但是什么东西都不是单一的属性,偏偏集邮者有时候还离不开这些“邮票贩子”。

    因为“邮票贩子”确实能够让邮票的流动变得更有效率,也能让集邮者更方便的互通有无。

    这就充分地说明,这些“邮票贩子”其实才是真正可以壮大市场的中坚力量。

    所以当宁卫民把集邮总公司的猴票都包圆之后,离开这里仅仅两个月。

    等到翻过年来,他再回来时,便发现这里已经彻底大变样了。

    总公司门口的人一下多了好几倍,那不正规的小市场简直繁荣极了。

    尤其到了礼拜天,简直人如潮涌,摩肩接踵,犹如农贸市场一般。

    有很多“邮票贩子”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像过去那样,仅仅抱着个集邮册在人海中穿来穿去,寻觅交易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有些人是索性铺上报纸,摆个地摊,当起了守株待兔的农夫。

    那几本集邮册一翻开,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会映入视线,由不得集邮者不垂涎欲滴马上掏钱。

    而面对如此的情景,别人或许很无所谓,只关注里面的交易内容。

    可对宁卫民而言却不一样啊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跟当初康术德重新看到鬼市一样,是绝对激动不已啊。

    不为别的,就因为他前世的老本行就是吃邮票、当邮商啊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前世的那个冬天,寒风呼啸,尘土飞扬。

    马甸邮票交易市场里只有摊主儿们在苦苦煎熬。

    那时靠邮市里贩卖胶带谋生的他认定,这个地方是自己的人生苦旅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前世那个春季,春光盎然,鸟鸣花香。

    彼时的马甸邮币市场如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。

    数不胜数的大包小包,数不胜数的人,一沓沓数不胜数的钞票。

    已经开始做黄牛,跟着别人学着揽客的他认定,邮票是自己的人生转折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那一年的秋季,钱币行情全面疯涨。

    停在市场门口的高档豪车一眼望不见尽头,就像在开国际车展。

    奔驰、宝马、奥迪一字排开,猎豹、宾利、法拉利、玛莎拉蒂也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那段时间,大批热钱没头苍蝇一样的涌入,马甸邮市犹如一台巨型的永不停歇的提款机。

    因为天天能瞅得见自己银行卡里面的存款数字在近乎疯狂地窜升。

    大赚了一百二十万的他又认定,邮票是自己的人生华彩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,没钱时吃清汤挂面,富有时整鲍鱼龙虾。

    他真的算是比较幸运的人。

    在邮市里,仅用五年时间扒开了人生迷雾,找到了自我的事业方向。

    他从卖胶带的小贩、马路游击队、邮票行商一路披荆斩棘,成为了有自己产业的坐商。

    是邮票和邮市,让他真正脱胎换骨,脱离了贫穷,成为了薄有资产的小老板。

    所以他热爱邮票这个行业,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,是骨子里天生的DNA作祟。

    没有人比他对这样混乱嘈杂的环境更想念,更如鱼得水。

    没有人比他更清楚,再大的邮商也是从这样小鱼小虾“邮票贩子”成长起来的。

    更没有比他了解,我们的共和国未来将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集散地。

    无论是集邮爱好者的人数,还是投身邮票职业的人数。

    无论是邮票经营场所的规模,还是邮票交易的规模,都高踞世界第一,傲视群雄。

    而他,不但即将见证这整个过程的演变发生,还会成为这个市场重要的参与者,甚至是主导者!

    所以别看1981年起始,就在古玩字画上大有斩获。

    可与之相比,更让宁卫民倍感幸福的是,邮票总公司门口的小市场,已经颇具雏形了,就快要成为真正自由交易的邮票市场了。

    这里才是可以让他尽兴施展一身所能的大舞台。

    是他开始书写人生传奇的第一步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