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巧看小说 -> 历史军事 -> 大明新命记

正文 第七九一章慷慨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当天晚上,风雪交加,下到半夜,仍未有丝毫停歇的意思。</p>

    就在风雪肆虐之中,新晋正蓝旗汉军固山额真刚阿泰,趁着镇江堡城上守夜人视野不清的时机,率领一个精擅骑射的小队,突然驰入了围城的长垒,朝城墙快速接近。</p>

    等到城头巡逻值夜的人马发现之时,他们已经抵近到护城河不远的地方了。</p>

    而此时护城河已经上冻,清虏小队哨骑奔行而过,如履平地,惊得轮值城头的守卫人马一阵吹哨鸣锣示警,慌得一批。</p>

    如果突袭而至的清虏哨骑带着炸城的火药桶前来,后面又跟着大批人马,那后果,可就不堪设想了。</p>

    好在风雪弥漫中突袭而至的清虏小队哨骑,在冲过护城河的时候,只是嗖嗖嗖嗖地朝着城头抛射了一阵箭雨,随后即在城头的枪炮声中转头远去,并真的未尝试攻城。</p>

    他们自己既没有携带什么火药桶来,他们的身后也没有什么大批的攻城队伍。</p>

    被这一突如起来的事件,惊出了一身冷汗的张国淦,目送敌骑掉头离去,刚刚暗自松了一口气,就收到了麾下火枪手发现书信的报告。</p>

    “大清——,什么狗屁大清?!”</p>

    张国淦捋平了卷皱的书信,就着手下递上来的火把光亮,只看了一眼,就看见了上面赫然写着“大清皇帝致金海伯杨振之书”。</p>

    张国淦多少认得几个字,看见大清与杨振几个字后,马上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了。</p>

    方才那股清虏哨骑不是来攻城的,也不是哨探的,而是来送信的,而且信无好信,敌人送来的,能安什么好心?</p>

    所以他只念了开头两个字,就果断地打住了,然后骂骂咧咧地支开了身边人,把信件收入怀中,匆匆忙忙下了城。</p>

    等他下城赶到汤山门内的西城防御总指挥张臣院子外面的时候,发现掷弹兵团营值夜的营官守备张天宝,同样手持一物,正慌里慌张地赶来。</p>

    张国淦忙迎上前叫住他一问,果然又是书信的事情。</p>

    入夜后城头风大酷寒,张天宝的人马并不在城上驻扎,而是宿营在城墙根原来的民居里。</p>

    清虏哨骑将书信捆在箭支上射向城头,力大势沉的,自然落入了城中。</p>

    方才城上一阵吹哨鸣锣,一阵枪炮响动,也惊动了城下许多人,张天宝营里一个细心的守夜人,在靠近城墙的雪地上捡到了落下的箭书,于是交到了上官的手中。</p>

    张国淦拿出自己怀中的书信,放到一起一看,封面上面写的东西,完全一模一样。</p>

    两个人不敢怠慢,转头便一起来见张臣。</p>

    张臣也早被城头的响动惊醒,正要外出探看,遇上张国淦和张天宝后,当机立断接过了书信,并令二人返回各自驻地继续搜寻城外射入之物。</p>

    至于张臣,当然也意识到事关重大,打发走了张国淦、张天宝二人,立刻赶往杨振下榻的征东将军行营去了。</p>

    杨振的征东将军行营,位于镇江堡城的正中心位置,距离东门和西门都不远,策马片刻即至。</p>

    张臣冒雪抵达行营辕门的时候,辕门内的院落里灯火通明,西城城头上的枪炮声显然也惊动了杨振,惊动了与杨振一起驻扎在行营里的其他人。</p>

    “都督,都督,卑职张臣正有事禀报!”</p>

    张臣刚刚下马,把缰绳扔给行营辕门的守卫,就看见一行人从辕门里的院落中匆匆出来。</p>

    在一堆火把的光亮映射下,张臣一眼就看见了杨振的身影,随即开口报上了自己的身份。</p>

    “张臣来了?那正好,我正要找你!西门那边是怎么搞的,大半夜的鸣枪放炮,到底出了什么事?!”</p>

    傍晚风雪来袭之后,清虏重炮停止了对镇江堡城的轰击,但是杨振在城内并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。</p>

    这几日来,镇江堡上空一直铅云密布,加上气温持续下降,任谁都知道大雪将至,鸭江封冻在即,所以杨振也接受了仇震海等人的建议,命令一直驻泊在江上的水师船队分批南下,撤至江口海域。</p>

    今日风雪降临,气温更低,江上已有大量浮冰出现,封冻近在眼前,杨振召集了水师几个将领商议之后,遂命令所有水师撤离镇江堡附近江面,南下寻找暂未结冰的海域。</p>

    然而这样的事情,说起来简单,但执行起来却相当复杂,涉及到方方面面。</p>

    对于城外江上的水师船队来说,随着严寒的到来,鸭绿江上的冰面将会不断往南蔓延推进。</p>

    虽然辽东半岛以东、鸭绿江口以南海域,冬季冰情没有辽东湾内严重,但是鸭绿江口东西两边靠近海岸的海域,也是要结冰的。</p>

    现在水师全员南撤,鸭江一旦封冻,镇江堡就会被清虏大军全面封锁,到时候水师与镇江堡就将失去联络。</p>

    如果气温继续降低,冰情继续恶化,鸭江出海口以及附近海域都继续封冻,水师最终退往哪里,他们又该如何支援镇江堡的作战,难道接下来就作壁上观吗?</p>

    这些问题,在鸭江封冻的危险尚远的时候,没有引起多数将领的关注,可是当这天风雪降临,气温急转直下的时候,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。</p>

    从入夜开始,杨振就与水师诸将商讨来商讨去,把接下来水师与镇江堡城守卫战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,都捋了一遍,然后商定了大体的处置方略。</p>

    杨振接受了仇震海和俞亮泰的建议,命俞亮泰率领游弋江上的东路、南路所有水师船队,先行退往江口西岸铁山海域暂驻。</p>

    同时杨振也给了他一定的自主权,命令他一旦冰面扩大,海面出现严重冰情,他可以继续往东,撤往东江岛、云从岛驻扎。</p>

    当然,为了俞亮泰的撤离不至于太过削弱镇江堡的城防力量,仇震海建议俞亮泰留下几哨人手入城协防。</p>

    对此,杨振当然十分赞成。</p>

    最后,俞亮泰留下了三个哨的人手,交给了他的侄子俞海潮率领,进入镇江堡协守东城。</p>

    与此同时,杨振也派出了自告奋勇的沈器周,请他跟随水师撤离,帮忙联络铁山郡一带的朝人义军,为俞亮泰所部水师充当耳目并提供补给。</p>

    就这样,杨振忙活了大半宿,才把这些事情定下来,亲赴东门,送走了俞亮泰、沈器周等人。</p>

    结果,他回到了行营里自己下榻的地方,不到一个时辰,刚刚睡下,就被西城那边突然响起的枪炮声给惊醒了。</p>

    所以,此时的他一出门,正好看见张臣,带着气问出来的话,一点也没有平时的亲切客气。</p>

    “这个,都督,是清虏哨骑冒雪抵近侦察,城头守夜人小题大做一惊一乍,把卑职也吓了一跳。现在清虏哨骑已经跑了,没什么大事。”</p>

    此时杨振的身边,还跟着许多其他被枪炮声惊醒的人,比如李禄、麻克清、柳林、安应昌等人,张臣握了握手中攥着的两封书信,没敢当众把实话全说了。</p>

    “是吗?那就好。既然如此,都回去歇着,散了吧!张臣你也回去,叫轮班值夜的弟兄们务必打起精神来!”</p>

    杨振对张臣还是很放心的,而且他也确实是累了,当下说完了这个话,吩咐完了,打了个哈欠就要转身回去。</p>

    而紧随其后的其他人,当下也都松了口气,打着哈欠,彼此道了声辛苦,就要散去。</p>

    这个时候,张臣连忙上前,躬身对杨振小声说道:“都督,都督且留步,卑职这里尚有一事,请都督借一步说话!”</p>

    本来已经转过了半个身的杨振闻言,立刻停下了脚步,回转过来看着张臣,只见张臣对自己苦笑了一下,知其必有要事,于是回头对身后的众人说道:</p>

    “李禄李副将留下,其他人,都回去歇着吧!”</p>

    李禄一直是征东先遣军的中军副将,涉及征东军的各种杂务都归他负责,所以留下他,也没有人多想。</p>

    此时已经夜半,寒冷的风裹着细碎的雪满街乱窜,正是呵气成霜、滴水成冰的冬夜,谁也不想离开温暖的炕头,站在风雪里挨冻。</p>

    所以杨振的命令一下,其他人很快就躬身告辞离去了。</p>

    等其他人散去,张臣递上了张国淦在城上以及张天宝在城内墙下捡到的书信。</p>

    杨振就着李禄举过来的火把,把书信展开来一看,笑了。</p>

    “呵呵,这个黄台吉,他妈的,还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,就是不肯死心呐!到了今时今日,还他么想着要招降老子!”</p>

    杨振身边没有外人,说起话来,也就格外随意一些。</p>

    尤其是,他见黄台吉仍不死心,还想着通过招降自己来走捷径,玩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招降离间之策,让他感到既意外,又好笑,当下实在忍不住笑骂了起来。</p>

    “好家伙,要封我一王爵,许我以皇女?许我开府建牙,自成一藩?!这个黄台吉倒真是慷慨得很啊!”</p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